偶联的“命门”所在:如何让药物在抵达目标前不“掉链子”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半胱氨酸扫描,系统评估了曲妥珠单抗648个单点Cys突变体与两类ADC连接子(马来酰亚胺vs二硫键)的血浆稳定性。约50%的突变体实现高效偶联(DAR>0.5、聚集<50%),并锁定38个对两类连接子均>80%稳定的位点。结果证实:偶联位点决定连接稳定性,且该稳定性可跨抗体、跨载荷、跨物种保持一致。参考文献:High-Throughput Cysteine Scanning To Identify Stable Antibody Conjugation Sites for Maleimide- and Disulfide-Based Linkers.
了解详情
聚力研发,千靶万抗:成都古格尔生物2025年中团建活动圆满结束!
为增强团队凝聚力、缓解工作压力,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辛苦付出和努力拼搏,成都古格尔生物于2025年08月19日-22日组织了“聚力研发,千靶万抗”主题团建活动,公司全体成员参与。此次团建不仅让大家在户外放松了身心,更重要的是强化了“目标一致、彼此信任,聚力研发”的团队意识。活动后,成员们通过团队协作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沟通与配合的重要性,未来将把这种团队精神融入工作,提升公司整体效率。
了解详情
B7-H3纳米抗体:CAR-T细胞从体外活性到体内毒性的全面评估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最常见的致命性原发性脑肿瘤,亟需新疗法。靶向B7同源物3(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具有潜力,因B7-H3在肿瘤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脑组织中低表达。相比传统scFv CAR,纳米抗体CAR(nano CAR)因结构简单、免疫原性低而受关注,但B7-H3 纳米抗体CAR-T在胶质瘤中的研究仍有限。
了解详情
靶向GPC3的超声响应纳米载药系统:肝癌可视化治疗与声敏剂递送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纳米递送系统(GC-NBs),结合声动力疗法(SDT)用于肝细胞癌(HCC)的可视化治疗。GC-NBs通过GPC3抗体(GPC3-Ab)主动靶向HCC细胞,并在低强度超声辐照下通过全氟戊烷(PFP)的液气相变实现超声成像。同时,纳米气泡破裂后释放的氯e6(Ce6)在超声作用下产生活性氧(ROS),诱导SDT效应。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GC-NBs能有效富集于肿瘤区域,并在GPC3-Ab引导下实现声动力抗肿瘤治疗。该系统生物毒性低,且可通过超声成像实时监测治疗效果,为HCC治疗提供了新型靶向可视化策略。
了解详情
DNA 疫苗作为抗癌免疫药物的希望:一种创新视角!
DNA癌症疫苗是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策略,通过质粒载体递送编码肿瘤相关抗原(TAAs)或肿瘤特异性抗原(TSAs)的基因。质粒被宿主细胞(如抗原呈递细胞APCs)摄取后,表达肿瘤抗原并呈递至MHC分子,激活T细胞(尤其是CD8+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杀伤癌细胞。其核心优势在于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稳定性强、易于大规模生产、成本效益显著、储运便捷,并能诱导全身性免疫反应对抗原发灶和转移灶。然而,主要挑战是免疫原性较弱。当前研究聚焦于质粒结构优化(如启动子选择、密码子优化、表位增强、整合佐剂/异种或新抗原)、创新递送技术(如电穿孔、无针注射、基因枪、特定注射途径)、与其他疗法(化疗、放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细胞因子、激素治疗)联合应用,以克服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TME)和免疫耐受,提升临床疗效。DNA疫苗,尤其是靶向新抗原的个性化疫苗,代表了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重大希望。
了解详情
CAR-M与PD1阻断剂联合可增强对HER2+阳性实体瘤的疗效!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已经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但其实体瘤治疗效果仍然有限。作者先前开发了人源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并证明了其在免疫缺陷异种移植模型中能够重定向巨噬细胞的抗肿瘤功能,从而实现肿瘤控制。在此,作者建立了具有临床相关性的、完全免疫健全的同基因模型,以评估CAR-M重塑肿瘤微环境(TME)、诱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以及使实体瘤对抗PD1/PDL1检查点抑制敏感化的潜力。在体内实验中,抗HER2 CAR-M能显著降低肿瘤负荷、延长生存期、重塑TME、增加瘤内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浸润,并诱导抗原扩散。
了解详情
生物大分子超市:"千靶万抗"计划之抗体/纳米抗体早期研发进展!
聚焦生物大分子,专注全人源抗体、全人源纳米抗体、驼源纳米抗体、TCRm类抗体、非抗体支架蛋白Affimer等早期研发技术服务,ZipSeek“千靶万抗”计划打造“现货型”生物大分子超市,赋能创新生物药企早期抗体发现。分子超市优势:提供现成的靶点候选抗体序列,无需等待、零周期、风险低、效率高、分子类型多、可选择性广、成功率高!
了解详情
肿瘤特异性分子引领小细胞肺癌新疗法的发展
SCLC经常表达正常成人神经内分泌组织或其他组织类型中不存在的分子。其中一些肿瘤相关分子包括Delta样配体3(DLL3)、B7H3、SEZ6和岩藻糖基-GM1,它们是未来治疗的潜在靶点。DLL3是一种抑制性Notch配体,在85%的SCLC中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极少。Tarlatamab是一种靶向DLL3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在DeLLphi-301试验中对先前接受过治疗的SCLC患者显示出40%的客观缓解率,具有持久反应和良好的生存结果。Tarlatamab也正在研究作为ES-SCLC和其他情况下的维持治疗。
了解详情
CAR-T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开拓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化疗和放疗,虽然在许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对于晚期或转移性CRC患者往往效果不佳。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初步成功,为治疗包括CRC在内的实体肿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CAR-T细胞疗法通过插入CAR对患者的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以靶向癌细胞。该过程包括收集T细胞,激活,用CAR进行基因修饰以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扩增修饰后的细胞,并在淋巴清除预处理后将其重新回输患者以增强肿瘤靶向性。
了解详情
千靶万抗(一):提前一览2025 ASCO年会20个靶点研发现状!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0日-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盛会,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术前沿的引领作用,更通过中国药企的全球化突破、治疗方案的革新及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填补,推动肿瘤治疗向精准化、个体化迈进。然而,靶点同质化严重、临床转化率低、技术创新突破少等问题仍需行业持续优化。未来,中国创新药企将继续参与国际化、借助ASCO这个核心舞台,重塑全球肿瘤治疗格局。
了解详情